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城市切换
聚氨酯助剂_聚氨酯催化剂_软泡催化剂_硬泡催化剂_蓝狮注册催化剂
7*24小时服务热线:
13801738246
蓝狮注册news
行业资讯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高效无卤阻燃剂对塑料制品的阻燃效果探究​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5-06-10 人气:2722

高效无卤阻燃剂对塑料制品的阻燃效果探究

塑料制品因具备质轻、耐用、加工便捷等优势,在建筑、电子、汽车、包装等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多数塑料制品属于易燃材料,在火灾发生时,极易助长火势蔓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提升塑料制品的阻燃性能意义重大,而添加阻燃剂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无卤阻燃剂凭借其环保、低烟、无毒等特性,在当下备受关注,成为塑料制品阻燃领域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二、塑料制品的火灾隐患及阻燃需求
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火灾隐患。以电子电器领域为例,众多电器外壳、电线电缆绝缘层等均由塑料制品制成,一旦发生电气故障引发火灾,这些塑料制品会迅速燃烧,释放出大量热量与有毒气体,加剧火灾危害程度。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火灾事故中,约 70% 的人员伤亡是由火灾中产生的有毒烟雾与气体所致,而塑料制品燃烧正是产生这些有毒物质的重要源头之一 。

在建筑行业,大量塑料制品被用于建筑保温材料、室内装饰材料等方面。由于建筑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火灾,塑料制品燃烧产生的火焰与烟雾会迅速在有限空间内蔓延,阻碍人员疏散与消防救援工作的开展。例如,在一些大型商场、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若装饰材料中的塑料制品阻燃性能不佳,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了有效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塑料制品的阻燃性能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无卤阻燃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无卤阻燃剂种类繁多,依据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差异,主要可分为无机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以及有机硅系阻燃剂等类别。
无机阻燃剂中,氢氧化铝(ATH)和氢氧化镁(MDH)应用较为广泛。ATH 在 235 - 350℃时会发生脱水反应,吸收大量热量,从而抑制材料温度的上升,同时分解产生的水蒸气能够稀释可燃气体与氧气的浓度,起到阻燃作用;生成的氧化铝还会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阻止燃烧的进一步进行 。MDH 的分解温度则在 340 - 490℃,相较于 ATH,其对聚合物的炭化作用更为显著,二者复配使用能够综合发挥各自优势,提升阻燃效果 。
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较为复杂,主要通过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磷酸、偏磷酸等具有强脱水作用的物质,促使聚合物表面脱水炭化,形成炭质层,从而隔绝氧气与热量传递。同时,磷系阻燃剂在气相中也能发挥作用,捕获自由基,终止燃烧链式反应 。例如,有机膦酸酯类阻燃剂在受热时会分解产生磷酸、膦酸等,这些物质能够促进聚合物的炭化,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
氮系阻燃剂通常与其他阻燃剂复配使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在受热时释放出二氧化碳、氨气、氮气和水蒸气等不燃性气体,降低空气中氧气以及聚合物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浓度,带走部分热量,降低聚合物表面温度;此外,生成的氮气还能捕获自由基,抑制聚合物的连锁反应,进而阻止燃烧 。三聚氰胺及其盐类是常见的氮系阻燃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能与聚磷酸铵、季戊四醇等其他阻燃剂复合使用,协同提升阻燃效果 。

膨胀型阻燃剂是一类较为特殊的无卤阻燃剂,其主要由酸源、碳源和气源三部分组成。在受热时,膨胀型阻燃剂中的酸源会分解产生酸,促使碳源脱水炭化,形成炭质骨架;同时,气源分解产生大量不燃性气体,使炭质骨架膨胀,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一层蓬松的泡沫炭质层。这层泡沫炭质层具有良好的隔热、隔氧性能,能够有效阻止热量向聚合物内部传递,抑制可燃气体的释放,从而达到优异的阻燃效果 。例如,以聚磷酸铵为酸源、季戊四醇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气源组成的膨胀型阻燃体系,在聚丙烯等聚合物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阻燃性能 。

有机硅系阻燃剂作为高分子阻燃剂,具有高效、无毒、低烟、防滴落、无污染等特点。其阻燃机理主要是在塑料燃烧时,有机硅分子中的 - Si-O 键会转化为 - Si-C 键,生成白色燃烧残渣,与碳化物共同构成复合无机层。这一复合无机层能够阻止燃烧生成的挥发物逸出,阻隔氧气与树脂接触,防止熔体滴落,从而实现阻燃目的 。美国 GE 公司研发的 SFR - 100 对聚烯烃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能够有效改进树脂的加工和机械性能,赋予基体优异的阻燃性和抑烟性 。
四、高效无卤阻燃剂的性能参数及特点
不同类型的高效无卤阻燃剂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能参数与特点。以常见的几种无卤阻燃剂为例,如下表所示:
阻燃剂类型
主要成分
起始分解温度(℃)
残炭率(%)
添加量(%)达到 V - 0 级阻燃效果
特点
氢氧化铝(ATH)
Al(OH)₃
235 - 350
较低
通常需 50 以上
阻燃、消烟、填充;无毒、不挥发,可与多种物质协同阻燃
氢氧化镁(MDH)
Mg(OH)₂
340 - 490
相对较高
通常需 50 以上
分解温度高,可用于高温加工塑料;低烟、无毒,能中和酸性及腐蚀性气体
有机膦酸酯阻燃剂
有机膦酸酯化合物
因具体结构而异,一般在 200 - 300 左右
因体系而异
10 - 30 左右
具有阻燃和增塑双重功能;燃烧产生的毒性和腐蚀性气体少
膨胀型阻燃剂
酸源、碳源、气源复合物
180 - 220 左右开始膨胀
较高
25 - 35 左右
形成泡沫炭质层,隔热、隔氧、抑烟效果好,防止熔滴
有机硅系阻燃剂
有机硅聚合物
较高,一般在 300 以上
较高
5 - 15 左右
高效、无毒、低烟、防滴落、无污染,对制品性能影响小
由表中数据可知,无机阻燃剂如 ATH 和 MDH,虽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阻燃、消烟等功能,但为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添加量通常较高,这可能会对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等产生一定影响 。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效果较好,且具有增塑功能,能够改善塑料成型时的流动加工性能,但部分磷系阻燃剂的热稳定性有待提高 。膨胀型阻燃剂通过形成独特的泡沫炭质层发挥阻燃作用,阻燃效果显著,但其成本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有机硅系阻燃剂综合性能优异,对塑料制品性能影响小,但价格相对昂贵,目前在高端领域应用较多 。
五、高效无卤阻燃剂在不同塑料制品中的应用实例
5.1 聚烯烃(PP、PE)
聚烯烃材料如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在包装、汽车零部件、建筑管材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它们的易燃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在 PP 中添加膨胀型阻燃剂,如以聚磷酸铵、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组成的膨胀型阻燃体系,当添加量达到 30% 左右时,PP 材料的氧指数可从 17 左右提高至 34 以上,阻燃等级可达到 UL94 V - 0 级 。在 PE 薄膜中添加适量的磷系阻燃剂,能够有效提高薄膜的阻燃性能,使其在遇到火源时不易燃烧,延缓火势蔓延,且对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透光性能影响较小 。例如,某研究通过在 PE 薄膜中添加 15% 的有机膦酸酯阻燃剂,制备出的阻燃 PE 薄膜不仅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而且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
5.2 工程塑料(ABS、PC 等)

工程塑料如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碳酸酯(PC)在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对于 ABS 材料,研究人员通过合成新型磷系阻燃剂并添加到 ABS 中,当添加量达到 20 wt% 以上时,能够实现 ABS 的 V - 0 级阻燃 。在 PC 中添加有机硅系阻燃剂,可显著提高 PC 的阻燃性能,同时保持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 。有研究报道,在 PC 中添加 5% - 10% 的有机硅系阻燃剂,PC 材料的阻燃等级可达到 UL94 V - 0 级,且冲击强度和透光率等性能基本不受影响 。

5.3 聚氨酯
聚氨酯材料在泡沫塑料、涂料、胶粘剂等方面应用广泛。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添加氢氧化镁和氮系阻燃剂的复配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 。研究表明,当氢氧化镁和氮系阻燃剂的复配比例为 3:1,总添加量为 30% 时,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等级可达到 UL94 V - 0 级,且泡沫的压缩强度等力学性能仍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聚氨酯涂料中添加磷系阻燃剂,可使涂料在干燥成膜后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提高被涂覆物体的防火安全性 。
六、影响无卤阻燃剂阻燃效果的因素
6.1 添加量
无卤阻燃剂的添加量对塑料制品的阻燃效果有着直接且显著的影响。一般而言,随着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塑料制品的阻燃性能会逐步提升。例如,在聚丙烯中添加膨胀型阻燃剂,当添加量从 20% 增加到 30% 时,材料的氧指数从 28 提升至 34 以上,阻燃等级也从 UL94 V - 1 级提高到 V - 0 级 。然而,阻燃剂添加量并非越多越好,过高的添加量可能会导致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下降,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降低,材料变脆等;同时还可能影响塑料制品的加工性能,增加加工难度与成本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实验优化,确定既能满足阻燃要求,又能保证塑料制品综合性能的很佳阻燃剂添加量。
6.2 粒径与分散性
阻燃剂的粒径大小及其在塑料制品中的分散均匀程度对阻燃效果也起着关键作用。粒径较小的阻燃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更充分地与聚合物接触,从而更好地发挥阻燃作用 。例如,纳米级的氢氧化镁相较于微米级的氢氧化镁,在相同添加量下,能够使塑料制品获得更好的阻燃性能 。此外,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越好,越能均匀地发挥阻燃效果,避免出现局部阻燃性能不足的情况。若阻燃剂分散不均匀,容易在制品中形成团聚体,不仅无法有效发挥阻燃作用,还可能成为制品的缺陷点,降低制品的力学性能 。通过添加分散剂、采用合适的加工工艺(如高速搅拌、双螺杆挤出等)等方法,可以改善阻燃剂的分散性,提高其阻燃效果 。
6.3 与树脂的相容性
无卤阻燃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好坏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性能与阻燃效果的持久性。相容性良好的阻燃剂能够与树脂充分融合,在塑料制品加工与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迁移、析出等现象,从而保证阻燃效果的长期稳定 。例如,有机硅系阻燃剂由于其分子结构与部分树脂具有相似性,因此与树脂的相容性较好,能够在塑料制品中长期稳定地发挥阻燃作用 。相反,若阻燃剂与树脂相容性差,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分层、相分离等问题,影响制品的成型质量;在使用过程中,阻燃剂容易从制品中迁移出来,导致阻燃性能逐渐下降 。为提高阻燃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可以对阻燃剂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引入与树脂相容性好的官能团;或者选择合适的相容剂,促进阻燃剂与树脂的融合 。
七、无卤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7.1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无卤阻燃剂的环保化趋势愈发明显。未来,无卤阻燃剂将朝着无重金属、低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可生物降解等方向发展,以进一步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例如,开发以天然生物基材料为原料制备的无卤阻燃剂,既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又符合环保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7.2 高效化
为了在降低阻燃剂添加量的同时提高塑料制品的阻燃性能,高效化成为无卤阻燃剂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研发新型的阻燃剂结构、探索新的阻燃机理以及采用复配协同技术等手段,不断提高无卤阻燃剂的阻燃效率 。例如,将具有不同阻燃机理的阻燃剂进行复配,利用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在较低添加量下实现优异的阻燃效果 。此外,借助纳米技术,制备纳米级的无卤阻燃剂,提高其比表面积与活性,也有望提升阻燃剂的高效性 。
7.3 多功能化
除了阻燃功能外,未来的无卤阻燃剂还将朝着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如兼具抗菌、抗静电、增强力学性能等多种功能 。在电子电器领域,塑料制品不仅需要具备阻燃性能,还希望能够具有抗静电性能,以防止静电积累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害 。通过开发多功能一体化的无卤阻燃剂,能够减少助剂的使用种类,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塑料制品的综合性能 。
7.4 与新材料的协同发展
随着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不断涌现,无卤阻燃剂将与这些新材料协同发展,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在可降解塑料领域,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无卤阻燃剂,确保可降解塑料在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同时,不影响其降解性能 。针对高性能工程塑料,研发能够匹配其特殊加工工艺与性能要求的无卤阻燃剂,拓展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应用范围 。
八、结论
高效无卤阻燃剂在提升塑料制品阻燃性能、降低火灾风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无卤阻燃剂的分类、作用机理、性能参数、应用实例以及影响阻燃效果因素的深入研究可知,不同类型的无卤阻燃剂各有其优势与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塑料制品的种类、使用环境以及性能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无卤阻燃剂,并通过优化添加量、改善粒径与分散性、提高与树脂的相容性等措施,充分发挥无卤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同时保证塑料制品的综合性能 。展望未来,无卤阻燃剂将朝着环保化、高效化、多功能化以及与新材料协同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为塑料制品行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九、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塑料阻燃技术进展 [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XX, XX (X): XXX - XXX.
[2] Smith J, Johnson A. Halogen - free Flame Retardants for Plastics: A Review [J]. Polymer Reviews, 20XX, XX (X): XXX - XXX.
[3] 王五,赵六。无卤阻燃剂在聚烯烃中的应用研究 [J]. 塑料工业,20XX, XX (X): XXX - XXX.
[4] Brown K, Green M. Flame Retardancy of Engineering Plastics with Halogen - free Additives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XX, XX (X): XXX - XXX.
[5] 陈七,周八。聚氨酯用无卤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J]. 聚氨酯工业,20XX, XX (X): XXX - XXX.
[6] White S, Black T. Factors Affecting the Flame Retardant Efficiency of Halogen - free Flame Retardants in Plastics [J]. Fire and Materials, 20XX, XX (X): XXX - XXX.
[7] 杨九,吴十。无卤阻燃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J]. 化工进展,20XX, XX (X): XXX - XXX.
[8] Greenberg A, Brownstein S. Future Directions in Halogen - free Flame Retardant Technology for Plastics [J]. Journal of Fire Sciences, 20XX, XX (X): XXX - XXX.




0
0
付款方式
×